核心提示
它們在與大國的瞭望互動中角色日益吃重,也使其對大國博弈、瞭望地區安全乃至國際格局演變有著重要影響文|劉南星早在2017年,瞭望新華社就提出“關鍵小國”概念並關注其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瞭望特殊作用。
它們在與大國的瞭望互動中角色日益吃重,也使其對大國博弈、瞭望地區安全乃至國際格局演變有著重要影響文|劉南星早在2017年,瞭望新華社就提出“關鍵小國”概念並關注其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瞭望特殊作用。進入21世紀後,瞭望國際輿論場上的瞭望“中等強國”相關報道也逐漸升溫。中小體量國家尤其是瞭望在國際格局演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小國家日益受到重視,正是瞭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的瞭望一種映射。中小體量國家是瞭望指那些在人口、領土、瞭望經濟和軍事力量等方麵具有相對結構性劣勢的瞭望國家。正如有學者所言,瞭望“相對弱勢是瞭望中小體量國家的主要特征所在。”由於經濟體量、瞭望軍事能力等原因,中小體量國家具有與生俱來的行為限度,所以在國際舞台上分配資源、設置議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對體係和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些國家並不總是在所有領域、在任何情況下都仰人鼻息。一些中小體量國家可能在某些方麵看起來弱勢,卻在另一些方麵或某種形勢下表現出強勢的特征。它們或占據關鍵地緣位置,或掌握重要戰略資源,或具有較強的經濟、文化乃至製度輻射力,使其在國際體係中擁有著較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某些功能性領域或某項國際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大國博弈中能夠起到戰略支點作用……這類國家憑借自身的戰略價值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遠超其體量的影響力,因此被稱為“節點國家”。在傳統國際關係體係中,往往是大國為主導力量,中小體量國家的作用並未得以凸顯。如今,隨著全球格局不斷重塑,新加坡、匈牙利、瑞士、愛爾蘭、比利時、新西蘭等中小體量關鍵節點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從某些維度來衡量,其重要性已不弱於一些傳統大國。展開全文市民在新加坡濱海灣跑步新華社發節點國家的三種權力一般來說,節點國家以中小體量國家為主,這類國家絕對實力有限,卻可以靈活運用自身所擁有的權力資源來彌補絕對實力上的缺陷。典型的節點國家擁有三種類型的權力,分別是稟賦性權力、衍生性權力和集體性權力。稟賦性權力決定了節點國家的發展路徑,衍生性權力和集體性權力則是節點國家在與大國的博弈中必須要運用好的權力資源。由於節點國家對外政策的主旋律是處理與大國的關係,後兩種權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對於節點國家政策目標和地位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稟賦性權力是指節點國家利用自身具備的特殊資源而獲得的權力。節點國家的特殊稟賦可以是擁有豐富的資源能源、獨特的地緣位置、較強的軍事能力以及較高的行政水平等。具有特殊稟賦的節點國家在戰略價值上超出普通中小國家。一方麵,節點國家會引來他國的關注乃至爭奪;另一方麵,節點國家對外施加影響的能力更強。比如,卡塔爾石油資源極為豐富,通過資源稟賦實現了經濟發展、提高了國際地位,進而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對於節點國家來說,雖然其稟賦性權力具有一定局限性,很難像大國一樣將經濟、軍事稟賦轉化為強製性權力,但對稟賦的靈活運用仍然可以明顯彌補其在硬實力上的不足。衍生性權力常見於國家聯盟之中,是指節點國家利用與大國的關係,通過說服大國采取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政策而獲得的權力。衍生性權力是一種建立在中小體量國家對大國依附關係之上的權力。在非對稱聯盟中,非主導國通過為主導國提供戰略便利來換取後者提供安全庇護,或者利用主導國對自身的依賴來換取其實施於己有利的政策。這種關係性權力也不僅僅局限於聯盟之中,隻要節點國家與大國之間存在相互依賴關係,理論上節點國家都可以通過影響大國的政策偏好來實現自身的戰略利益。集體性權力是指節點國家利用與其他中小體量國家的關係,通過協調立場、統一政策和對大國集體施壓而獲得的權力。集體性權力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依據國際規則行使集體性權力。例如,中小國家在聯合國通過投票的方式反對某些議案和行動。第二種是組建議題聯盟以行使集體性權力。例如,中小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集體發聲,要求大國改變政策。第三種是謀求對特定國家政策目標的臨時性支持。例如,節點國家通過製造國際輿論,引起其他中小體量國家對其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以爭取對其目標和立場的臨時性支持。雖然大國可能會選擇無視中小體量國家的集體行動乃至國際規則,但中小國家的集體行動會給大國造成較大的國際壓力,這將有利於節點國家政策目標的實現。靈活運用集體性權力長期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典型是新加坡。一方麵,新加坡協調中小國家立場,利用數量優勢維護自身利益。比如,新加坡在聯合國框架內推動了小國論壇的成立以促進聯合國及安理會改革,還發起成立了全球治理集團並使之成為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另一方麵,新加坡在擅長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規範構建,以其在金融、海事和航空等領域的優勢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比如,新加坡憑借其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受邀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參加了國際海事組織、世界海關組織、北極理事會、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等眾多國際專業機構,還參與製定了航海、國際貿易、民航等領域的一係列國際標準與指導方針。新加坡善於利用集體性權力協調立場並在擅長的領域發揮了比較優勢,使其在全球事務中展現了超出自身體量的影響力。對外戰略的邏輯與選擇節點國家能成為國際關係體係中一類特別的存在並享有特殊的地位,與其對自身地緣位置、戰略資源等的運用密切相關。一方麵,節點國家因為擁有獨特的權力資源,成為域內外大國競相爭取的對象;另一方麵,節點國家的對外戰略選擇,直接影響著大國在地區層麵乃至全球層麵的收益。這為其在與大國的互動中增加了重要砝碼。中小體量節點國家對自身權力資源的運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國家規模有限導致的生存條件的脆弱性、資源和人口不足導致的經濟發展的脆弱性、製定國內外政策時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以及自身發展對大國實力的依賴性。一般來說,中小國家在國際體係中處於非主導地位,其對外戰略選擇常常較為被動,隻能在功能性層麵的“低政治”領域活動。但節點國家卻擁有相對較強的戰略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訴求來確定外交政策重點,還可能通過自身的政策取向來影響國際競爭格局。其一,與一些大國的對外戰略尋求權力擴張不同,節點國家在製定對外戰略時常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國家安全為第一要務,因此會主動塑造域外大國或大國集團在地區形成力量均衡或相互製約的態勢。其二,憑借獨特的戰略價值,節點國家在推進雙邊和多邊關係時,會靈活地運用外交手段,同時爭取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理解與支持,為自身發展謀取更多資源。其三,節點國家由於自身體量的原因不被視為威脅,多秉持國際道義,又在大國競爭中扮演著“緩衝器”角色,這使其在參與國際事務時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也為其進行外交斡旋、發揮國際影響力提供了較大空間。如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節點國家正利用這一契機提升自身在大國戰略布局中的價值,並通過“反向構建”清晰而獨特的對外戰略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提高其國際地位。它們在與大國的互動中角色日益吃重,也使其對大國博弈、地區安全乃至國際格局演變有著重要影響。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24年“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上,參會者頭戴腦神經檢測器在人工智能藝術表演上演奏小提琴連漪攝/本刊重視與節點國家合作由於節點國家的戰略選擇對於大國博弈有著重要影響,當前形勢下,全球主要國家日益重視與節點國家的合作。中國的對外關係始終堅持以合作求發展,以互利促共贏,強調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注重建構“多贏”的網絡結構。未來,中國與堅持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節點國家,可通過戰略溝通、以經促政、安全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動雙方關係發展,進一步發揮彼此的積極作用。首先是加強互動,增進互信,重視彼此的核心關切與利益訴求,以實現合作共贏,形成有利於各方關係穩步前進的局麵。其次是通過增強經貿聯係、擴大雙邊投資來幫助節點國家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使經濟成為雙邊關係的壓艙石,並以經濟發展促進政治交流,推動雙邊夥伴關係升級。再次,可在維護節點國家安全方麵發揮建設性作用,在反對恐怖主義、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與其開展全方位合作,適當提供公共安全產品。最後,可以增強民間交往力度,擴大雙邊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中國未來的外交布局,需要根據各關鍵節點國家自身情況,積極主動、因地製宜地開展與節點國家的合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引進國外智力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