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山東一景區怕遊客趕不到海,擠爆直接日撒3000斤蛤蜊。昌成不僅有泰山陪爬小哥,擠爆有人還搞出了旅遊擺攤,昌成邊玩邊賺錢。擠爆這些操作,昌成對於常規的擠爆旅遊熱門地並不罕見。然而誰也想不到,昌成今年一個
山東一景區怕遊客趕不到海,擠爆直接日撒3000斤蛤蜊。昌成不僅有泰山陪爬小哥,擠爆有人還搞出了旅遊擺攤,昌成邊玩邊賺錢。擠爆這些操作,昌成對於常規的擠爆旅遊熱門地並不罕見。然而誰也想不到,昌成今年一個並不在旅遊熱門榜、擠爆甚至一年前還是昌成個小透明的城市:榮昌,竟然拿到了逆天的擠爆劇本。不光是昌成人擠人,每天增開了10班次高鐵,擠爆但還是昌成一票難求。食堂更是擠爆來到了plus模式:半噸米飯起蒸。區委書記高洪波親自下場端盤子,政府食堂向遊客開放,甚至辦公大樓廁所都成了打卡點。五一首日遊客總數突破35萬,徹底成為繼淄博、天水後的新晉頂流小城。展開全文這個小城,憑啥就能抓住潑天富貴的機會?公務員食堂被擠爆,半天賣6000碗麵相比淄博、天水靠顧客口碑自然鄒紅,榮昌第一波流量來的可謂是相當的意外。一開始,大家在甲亢哥直播裏偶然間看到一位身穿東北花襖的大哥,因拿著鹵鵝投喂又得名“鹵鵝哥”。本以為是個幾秒消失的普通過客,沒想到成了持續刷屏的大贏家。靠著5城堅持不懈的追著投喂,鹵鵝哥成功讓甲亢哥記住了鹵鵝,更是讓全國網友記住了重慶小城榮昌。很多人以為,隨著甲亢哥離開中國,這股熱也會消失。然而現實卻出人意料,榮昌不僅沒因為甲亢哥離開而冷卻,反而一路火的一塌糊塗。如果說鹵鵝哥的個人努力讓大家注意到榮昌,那麽榮昌能穩穩接住這波流量,還要歸結於榮昌自己做了兩個“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個決定,是為了“寵粉”大膽打破規則。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公開表示,2025年五一假期,榮昌公交全免費,停車不收錢,騰空1.6萬個停車位,就是歡迎大家來榮昌這座千年古城逛一逛。高書記甚至放話:交警不會來貼單,城管不會來掀攤。有了這句話,可謂給足遊客安全感。五一第一天,就有3000遊客衝進榮昌區政府食堂吃飯,人多到連碗都不夠用,飯一端上來直接秒沒。要知道光是米飯,就蒸了1000多斤。隨著鹵鵝出圈,本地人傻眼了,在這裏生活了一輩子,從沒見過榮昌有這麽多人,比過年的時候還熱鬧。榮昌的夏布小鎮,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一個麵館半天賣出六千碗雞湯鋪蓋麵,吃麵的隊伍排了五六十米遠,老板手都扯抽筋了,“拉不完根本就拉不完。”上一個有如此痛苦的還是淄博的燒烤店老板。第二個決定,是抱團分享潑天的流量。有遊客去榮昌打卡,起初體驗和很多出圈的小城一樣,出了榮昌高鐵站,可以免費領礦泉水,誌願者會免費指路,額外還送一份旅遊打卡攻略。然而翻開這份攻略並不簡單,以為隻是榮昌本地的景點攻略,其實隆昌、大足、瀘州等地方的景點全都有。在這背後,是榮昌跟周圍的城市一起互動,還開通到隆昌熱門景點的直通車,免費接送。重慶豐都的非遺陰天子也到榮昌夏布小鎮巡遊,越來越多的地方加入到了榮昌流量爭奪戰當中。就衝這波格局,榮昌也值得上次大分。把鵝搬到咖啡館,一切隻為刷屏很多人說,榮昌的火,就火在運氣和服務上。殊不知,服務和流量隻能錦上添花,一個城市能留客,實力才是關鍵。榮昌鹵鵝的爆火,讓很多城市看到什麽叫做:產業鏈做極致,一根鵝毛都不放過。首先是吃上。網友笑稱,在榮昌你能見到一隻鵝的一百種死法。從養殖戶日銷300隻鵝,到順豐開通“鎖鮮專線”,這場流量狂歡始終錨定“民本”。為了把鵝的價格打下來,政府投資幾億建中央廚房、200萬隻白鵝養殖基地,用產業升級托住潑天富貴。政策也給出明確指令。榮昌曾召開全區會議嚴控漲價、保障食品安全,區委書記喊話:“接住流量別漲價!”,商家簽署“明碼標價承諾書”。並推出“4321”全產業鏈計劃:從白鵝養殖標準化到“百城萬店”布局。榮昌的目標還很大,要在2026年產值突破10億。照目前這個狂飆速度來看,也是相當有戲。其次,萬物皆可“鹵鵝化”,穿用玩上都離不開“鵝”。過去,榮昌雖擁有國家級非遺技藝如陶器、夏布、折扇,但一直苦於沒名氣。以榮昌陶為例,1950年代曾與宜興紫砂齊名,但因1990年代企業改製失敗等原因,到1999年產量不足巔峰期的1/8,甚至被形容為“人參賣出蘿卜價”。有了教訓後,榮昌很明白,隻有通過“爆品思維”重構各種非遺產業鏈,才能有爆發的可能。靠“鹵鵝”火之後,這次榮昌的野心不止於流量,而是用鹵鵝一顆子引爆產業鏈核聚變。政府連夜出台《鹵鵝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更絕的是“一根鵝毛都不浪費”打法:鵝肉做鹵味、鵝毛加工羽毛球、鵝油開發美妝品,把非遺技藝變成可複製、可裂變的工業爆品,讓更多的產品被看到。同時整活方麵也得跟上。對拖家帶口的家庭,策劃“鹵鵝龍蝦宴”“非遺技能大賽”等活動吸引眼球。對年輕人,不光把鵝拉進咖啡館,還搞出“世界第一大鹵鵝鍋”“鵝王拍賣”“鹵鵝音樂節”等。對愛跑步的中年人,將馬拉鬆獎牌從“榮昌豬”改為“榮昌鵝”,徹底強化城市IP。一套組合拳下來,現實也是大力出奇跡。數據印證,新增1000家網點,3天直播帶貨破300萬單,不少店的刀都被砍壞。很多網紅城市想不到,這一次自己竟輸給了一隻鵝。一個城市出圈,背後是一群人的托舉如今,旅遊最火的趨勢風口就是反向旅遊——往小縣城、冷門城市跑。不僅能避開洶湧人流,還能省不少錢。年輕人越來越精打細算,尋找各種平替,主打就是一個“花小錢辦大事”。不僅帶火縣城酒店、澡堂,現在甚至開始擺攤了,出來玩還能賺錢。為了抓住這一熱潮,不少小城市、縣城的人都沒少做努力。不少基層幹部絞盡腦汁凹造型,策劃各種活動蹭熱點但始終還是不溫不火。其實論旅遊產業鏈、論資源,很多城市都比榮昌更發達。但為何偏偏火的是榮昌?表麵上是網紅運氣,實際離不開的是一群人的默默努力集體托舉。一方麵,是不敢放過任何“蒼蠅肉”。高書記曾認為,榮昌以農業人口為主,工業力量還比較薄弱,不是重慶最富有的區縣,更不是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怎樣通過拉動消費來帶動經濟?他說,如果每周有一萬人出去吃頓飯,人均消費100元,一周下來就是100萬元。而100萬,放在其他大城市可能沒什麽,對於榮昌這樣的小地方來說,已經是為拉動經濟做出“巨大”貢獻。所以,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會放過。就像鹵鵝哥堅持不懈的追著甲亢哥跑,甚至全城人民都有共同的默契。就拿一個細節來說,在鹵鵝哥與周鴻禕的直播中,雖然現場人山人海,但所有人都自覺維護秩序,完全沒出現一點混亂場麵,就怕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麵,榮昌也很明白,鹵鵝等產業其實門檻並不高,在不缺美食的中國,想要不陷入同質化窘境,隻有把產業鏈做深做廣才能走的更遠。所以它沒有止步於鹵鵝,而是馬不停蹄地進行全產業鏈的布局。僅僅兩天時間,羽毛球的生產基地帶回了榮昌。鹵鵝哥爆火後,榮昌的GDP更是每天以億增長。從淄博到榮昌,可以看到都是美食、文化、網紅效應與政府積極作為共同作用的結果。至於能不能長紅?其實倒也不必過分擔心。畢竟現在的淄博,五一依然火爆,不少店家因為忙碌過度要歇業,曾經的燒烤店擴大店麵,價格依然親民,甚至成為美食與文化交融的地標。未來,榮昌若能持續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旅遊服務,定能將這波熱度轉化為持久的旅遊地標,成為下一個淄博也是大有可為。突然爆火是運氣,持續走紅靠的是真誠。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