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12.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xjuhai.com/cache/6d/0d589/c03e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12.COM/func.php on line 115
阜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 > 民航局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熔斷措施 正文

民航局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熔斷措施

時間:2025-05-13 02:13:04 來源:網絡整理 編輯:知識

核心提示

上海對話透納:崇高的周觀展上展還回響地點:浦東美術館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5月10日展出逾100件作品,分章節展示透納藝術生涯的海浦後天發展及創作風格變化。展覽還通過當代藝術家的東美作

上海對話透納:崇高的周觀展上展還回響地點:浦東美術館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5月10日展出逾100件作品,分章節展示透納藝術生涯的海浦後天發展及創作風格變化。展覽還通過當代藝術家的東美作品與透納的藝術遺產對話,以21世紀視角重新詮釋18世紀的術館剩最藝術理念,讓觀眾領略大師傑作與藝術“崇高”的透納多元表達。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地點:上海浦東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25日—10月16日展開全文在藝術家陳逸飛辭世20周年之際,周觀展上展還浦東美術館的海浦後天這一年度展覽以時間為線索,分為“成長歲月”“心靈之橋”“海上風華”和“大視覺時代”四個板塊,東美全麵呈現了陳逸飛各個時期風格迥異的術館剩最創作。展覽以《開路先鋒》等紅色題材作品為起點,透納還包括《黃河頌》等經典之作。周觀展上展還重塑景觀蓬皮杜中心典藏展地點:西岸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29日—2026年10月18日以全新的海浦後天現代主義視角,重新審視自1906年至今的東美一百多年裏,藝術演變軌跡和先鋒探索,術館剩最邀請觀眾走過野獸派、透納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一眾重要藝術流派,在深入現當代藝術史上的耀眼經典與先鋒之作的同時,連接人與自然的關係、城市化進程與生態可持續等全球熱點議題,回溯曆史與透視當下在此並置,開啟一段鮮見的“風景”之旅。建造上海:1949年以來的建築、城市與文化地點:西岸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29日—8月3日聚焦1949年至2024年間上海建築與城市空間的演變曆程,通過九個主題板塊、近80個典型案例,300餘件展品,呈現上海建成環境的多元圖景,揭示了區域性創造與全球文化變遷之間的複雜聯係。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26日-7月27日有著傳奇色彩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在中國家喻戶曉,他是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也是上世紀至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將呈現逾400件展品,來自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攝影、影像及文獻資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公開亮相。大衛·霍克尼·沉浸式大展地點:西岸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29日—11月30日展覽分為六大主題章節,為觀眾揭開他六十載創作生涯背後的故事與思考。觀眾將跟隨霍克尼的講解,深入了解他如何打破常規進行透視實驗。此外,展覽還將通過沉浸式視聽體驗,帶領觀眾與霍克尼一同踏上《瓦格納大道》,穿越聖加布裏埃爾山脈;進入用動畫技術重現的歌劇院舞台設計,感受霍克尼對歌劇藝術的獨特詮釋。賀蘭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地點:上海市曆史博物館展期:4月29日——9月14日西夏文殘碑、西夏文首領印西夏文銅牌、耀州窯瓷器、刻花牡丹紋金碗……一百餘件來自寧夏的文物展品從不同角度展現西夏神秘而燦爛的曆史,也彰顯出遼宋夏金時期,西北地區各民族對中華文明的曆史認同和文化認同。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地點:中華藝術宮展期:4月30日—6月1日展覽聚焦北京中軸線,以中國印為載體,以大眾篆刻為形式,講述了北京中軸線的曆史文化價值和申遺成功的重大意義。北京首都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伯矩鬲、班簋以及元青花鳳首扁壺也同時來滬參展。如此漫長·如此濃鬱——黃永玉新作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16日—6月8日展覽通過上海敘事的新視角,集中展示了黃永玉90歲後創作的彩墨、版畫、雕塑等200餘件作品,並係統性地展出了他的手稿、出版物及文獻檔案。“今日上海:長三角中青年美術邀請展”“今日維也納”地點:上海海派藝術館展期:4月24日—5月25日“今日海上”長三角中青年美術邀請展展覽匯聚120位長三角地區中青年美術家的210餘件佳作,涵蓋中國畫、油畫、雕塑、漆畫、水彩畫、裝置、綜合材料、新媒體等多元藝術形式。“今日維也納:激活未來——維也納當代藝術展”,由奧地利策展人瑪格麗塔·桑德霍夫策劃,全麵呈現了奧地利當代藝術的蓬勃生態。展覽以充滿思辨與美學張力的框架,匯聚繪畫、雕塑、攝影、影像、時尚與數字藝術等多元媒介。殷漪:我聽到了地點:餘德耀美術館項目空間展期:4月27日—7月13日展覽展出殷漪從前衛音樂家的身份轉向當代藝術領域後創作的一係列聲音藝術作品,包括聲音、影像、裝置、表演、聽覺劇場等多種形式,集中呈現其近年來關於上海以及都市公共空間中的聲音的聽察與研究項目。色彩之詩——周碧初捐贈藝術展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18日—6月2日周碧初是中國現代油畫和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代油畫大家。周碧初家屬代表去年向上海油畫雕塑院捐贈了百餘件周碧初繪畫精品和藝術文獻後,這一展覽匯聚起周碧初近一百二十件油畫作品,完整呈現他一生藝術創造的風格脈絡。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3日—6月2日展覽以版畫為媒介,將呈現15位中國和15位意大利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近百件具有代表性的版畫、綜合材料和新媒體藝術作品,展現兩個文明古國在當代鮮活的文化創造力和生命力。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地點:龍美術館展期:2025年3月22日—6月29日展覽匯集約200件私人機構收藏的商周至明清時期物品,包括甲骨文、青銅器、玉器、佛像、瓷器、家具等,探索跨越3000年的中國文明史。重點展品包括三函商代甲骨刻辭、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等。上海博物館東館曆代繪畫、中國曆代書法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展期:2025年2月19日展品更新此輪書畫常設展,上博拿出了壓箱底的國寶級館藏。包括東晉王羲之《草書袁生帖》頁、唐代虞世南《行書汝南公主墓誌銘》卷以及北宋郭熙《幽穀圖》軸、南宋李迪《雪樹寒禽圖》軸。秋水長天——清代單色釉瓷器展地點:奉賢博物館時間:2025年3月28日—5月18日展覽共遴選清初至光緒時期單色釉瓷器118套,共分11個板塊,涵蓋紅、藍、黃、白、青等多種釉色。極簡即為大雅,單色釉瓷器,至純至簡,歸於本真,體現了中華民族最為純粹的審美觀念。展覽將以單色釉瓷器純淨之美,展現清代景德鎮瓷藝的巧奪天工,並與觀眾共觀古代瓷器的一色千秋,感悟古人的匠心智慧,品味瓷韻的至高境界。銅為鑒·以照行: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宋金銅鏡展地點:嘉定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18日—6月20日展覽遴選70餘件宋金時期的銅鏡,按照紋飾分為“雙魚紋銅鏡”“龍紋鏡”“人物故事鏡”“瑞獸花鳥紋銅鏡”“銘文銅鏡”5個部分,通過比對宋金時期銅鏡,展示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內地在長期交流中的民族融合現象,以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碰撞與交融。鏡像:盧齊歐·封塔納與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展期:2025年3月20日—6月15日地點:Prada榮宅封塔納和皮斯特萊托是戰後意大利和國際藝術界的兩位巨匠。展覽匯集了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26件作品,重點展示兩位藝術家對全新表達形式的探索,以及對以往被奉為圭臬的材料、方法和主題的摒棄。北京萬物和生——故宮博物院藏動物題材繪畫特展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展期:4月30日—6月29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動物題材繪畫領域的豐富收藏。展覽精心遴選63套、共計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貴作品,涵蓋了禽鳥、走獸、草蟲、鱗介等多個門類,名家匯聚、流派眾多、技法多樣,包括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卷》、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等赫赫名跡。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地點:故宮博物院展期:2025年4月1日—6月29日展覽聚焦於園林,以“園林雅事”為敘事焦點,立足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同時也放眼全球園林文化,通過雅集、鑒藏、遊山、靜修、觀花、暢音六大園事,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園林藝術對話。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2025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11號館展期:2025年5月22日—5月25日博覽會以“凹凸”為主題,在兩萬平方米的展陳空間中,共有121家參展機構,它們分別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32個城市。其中北京公社、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東京畫廊+BTAP、空白空間、麥勒畫廊、千高原藝術空間、天線空間和星空間已經連續7屆參加。屆時“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和畫廊周北京、ART021BEIJING等大型藝術活動共同構建“北京藝術季”,引領推動五月的北京成為全球藝術日曆上的重要目的地。又見新月:徐誌摩與卞之琳聯展地點:北京魯迅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3日—6月15日展覽以新月派詩人徐誌摩與卞之琳的故事為主線,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和兩位詩人的家鄉展館——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海寧市博物館和卞之琳藝術館四館合作,展出160餘件藏品,包括文物、繪畫、信劄、手記、器物家具等,向觀眾呈現兩人用詩歌來表達理想、抒發情感和揭露社會現狀的詩意人生。震蕩不消磁——探測199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聲音實踐地點:中間美術館展期:2025年2月22日—6月1日展覽聚焦中國內地及香港發生的聲音創作及其曆史,意在將聲音藝術視作一種能動且具有滲透力的實踐方法,探索其對話現實的諸多可能。展覽包括57位聲音藝術家的近60件作品,特別是過去20年中活躍在聲音創作前沿的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展覽還呈現了自1990年代以來,與聲音實踐相關的豐富的文獻資料,包括影像、攝影、文稿、設計圖、網頁以及實物等。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曆山大地點:首都博物館展期:2024年11月20日—2025年5月18日展覽匯聚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藏品,全麵涵蓋古希臘文明各個時期。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展期:2024年11月6日—2025年6月5日展覽將以“美”為主題,不同於以往以曆史時期為主線的展覽敘事,從“日常”“妝飾”“人體”三個角度展開古希臘生動的美學圖卷,來自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的279件陶器、青銅器、金器、玻璃器、壁畫、雕塑等代表性文物,時間跨越5000年之久,涵蓋基克拉迪文明、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以及幾何陶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等古希臘所有重要曆史時期。展品絕大部分為首次出境展出。天津同鑄山河——北朝曆史文物主題展地點:天津博物館展期:2025年5月1日—7月31日展覽匯聚了來自天津、山西、陝西、內蒙、河北、河南、山東、寧夏等8個省的14家文博單位的220餘件/套文物,展品涉及壁畫、金銀器、青銅器、玻璃器、陶器、石刻造像等多個類別。安徽石虎最後十年重彩畫展之安徽站展期:4月22日—6月15日地點:安徽省美術館1樓3號展廳知名藝術家石虎辭世後的首個大型展覽“茲山無盡——石虎最後十年重彩畫展”從上海走進安徽省美術館,18米長的石虎大尺幅作品《伏媧紋銘圖》作為本次展覽的重要作品也首次麵向公眾,此次展覽不僅是對一位藝術家的追思,更是一次對文化自信與創造力的集體喚醒。江蘇吳國的北方朋友地點:蘇州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21日—6月5日展覽以晉、楚、吳三國的文化交流為明線,以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與禮製文化為暗線,呈現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故事。展覽共計展出文物116件/套,涵蓋春秋時期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門類,春秋五霸晉文公作器——晉公盤,也首次來蘇展出。藝壇同仁:吳作人與李苦禪作品展地點:吳作人藝術館展期:2025年3月1日—6月2日本次展覽將呈現吳作人和李苦禪的45件書畫作品,回顧他們長達四十年的交往與情誼,探索二人藝術風格理念的異同,以及他們對中國現代美術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吳作人曾赴法國留學,他借鑒西方油畫的觀念和技法,提升中國畫的造型能力。李苦禪師從齊白石,擅長創作大寫意花鳥畫,畫風濃重豪放、氣勢磅礴。觀天下:大明的世界地點:南京博物院展期:2025年1月22日—7月20日展覽敘事橫跨14至17世紀,將明代中國置於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中,通過“日月初升”“航海傳奇”“白銀貿易”“無問西東”“美美與共”五個部分,以逾400件展品呈現明代中國與世界的互通、共融。“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夏陽藝術展地點:金陵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10日—7月13日93歲的知名藝術家夏陽近年一直定居上海,繼今年初捐贈130件藝術作品給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後,昨天再次捐出89件作品給南京金陵美術館。此次展覽以夏陽的捐贈作品為基礎,結合相關曆史文獻、珍貴圖片資料,全麵呈現了這位藝術老人的創作曆程與精神世界。浙江天地人——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六十周年藝術展地點: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展期:2025年4月29日—6月8日2025年是藝術巨匠黃賓虹先生誕辰一百六十周年。浙江省博物館舉辦本次紀念展覽,回顧一代宗師的藝術曆程,同時也向先生與家屬七十年前的無私捐贈致以深深的敬意。展覽涵蓋了黃賓虹的經典作品、珍貴畫稿、手稿及其收藏古物等,共計160餘件,在展現黃賓虹超絕拔俗的藝術才情的同時,更彰顯其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寬闊的人生閱曆。渺渺大象——浙江古代造像藝術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展期:5月9日—8月31日展覽以時間為順序,分為“佛影靈奇——三國至隋唐時期”“佛影湛然——五代吳越國時期”“佛影傳心——兩宋時期”“佛影可觀——元明清時期”四個單元,以浙江各地佛塔出土的金銅造像為主線,輔以石刻、泥塑、金銀、陶瓷、木雕、玉雕造像以及經卷、繪畫中的佛像,展現浙江佛教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發揮的重要影響。元代的杭州與泉州:河海相依,多元和合地點:杭州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25日—8月11日展覽聚焦“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杭州與“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兩座城市,講述始於內陸卻輻射全球的世界交通貿易網絡和波瀾壯闊的世界貿易圖景。本次展覽由22家文博機構攜手,展出200餘件/套展品,其中珍貴文物41件/組、一級文物15件,囊括陶瓷、書畫、古籍善本、玉器等10餘個門類,帶領觀眾重回多元交融的元代,走進當時的杭州與泉州。浙裏尋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時間:2025年3月22日—5月25日本次展覽集結“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委會選出的26處遺址出土的400餘件文物,分“文明新證”“越地風華”“東南肇興”“海陸交響”4個篇章,呈現浙江萬年文化史的壯闊長卷。莫幹山紀:肖全鏡頭下的江浙滬敘事地點:莫幹山美術館展期:5月1日——7月25日展覽分為三個部分,涵蓋肖全的藝術生涯與江浙滬地區的連接。從觀眾更為熟悉的代表作《好色先生视频這一代》這一於1980年代拍攝的文藝界名家係列,到周迅、陳丹青,蘇州雅集在內的江浙滬人物專題,以及莫幹山在地創作單元,通過茶農、民宿主理人、青年藝術家等本土麵孔,呈現藝術家最新於莫幹山拍攝的本地肖像。鬱勃縱橫——吳昌碩、錢瘦鐵、橋本關雪藝術傳承展地點:湖州市美術館時間:2025年3月30日—6月29日二十世紀上半葉,吳昌碩、錢瘦鐵、橋本關雪三位有著明顯師承關係的藝術家以金石書畫為媒介,在中日藝術長河上架起了一座跨越時空的文化長廊。正是對這段藝術史的回眸,也鉤沉出不少中日藝術交流的佳話。展覽展出三位藝術家的藝術精品。廣東往來千載一悲鴻:徐悲鴻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展地點:廣東美術館新館展期:2025年3月1日—6月15日徐悲鴻作為中國美術現代轉型的樞紐人物,其藝術實踐始終貫穿著“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學術邏輯。展覽通過徐悲鴻的“江南徐生:啟蒙、求學與藝術蛻變”“生於憂患:藝術教育與家國情懷”和“自強不息:民族責任與美育思想”三大曆史切片,結合73件代表作品與大量文獻的互文性敘事,深度解碼其“藝術救國”理念與“寫實主義”方法論的時代生成機製。友涵與餘友涵:餘友涵的早期經驗與晚期風格地點:深圳美術館展期:2025年3月25日—6月16日此次展覽是餘友涵先生離世後的首個大型回顧展,全麵呈現藝術家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涵蓋了100多件作品和豐富的文獻資料。在此次展覽中,兩位策展人,劉鼎與盧迎華,基於自身藝術史和思想史的雙重視野,勾勒出餘友涵先生立足於自身的藝術探索,與時代孜孜不倦地對話的卓越成果,也從他的個人實踐中提煉出若幹與當代藝術史相關的關鍵性問題。李山:量子跳躍地點: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展期:2025年3月24日—5月23日本次展覽由國際知名策展人侯瀚如策劃,將呈現李山十多年來跨多種媒介的創作,包括其代表性的生物藝術裝置、近年創作的巨幅繪畫、特定場域大型裝置、多年研究書稿以及實驗性影像作品等。展覽將以“沉浸”的體驗方式,帶領觀眾從多感官角度深入探索李山對生命與科學、生物與藝術以及人類未來可能性的深刻認知與思考。薛鬆:“自然-非然”地點: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展期:2025年3月25日—6月29日展覽匯聚薛鬆近四十年藝術生涯的精粹,全麵呈現從波普拚貼到抽象表現的藝術發展,涵蓋共六十餘件畫作及文獻檔案,並聚焦藝術家2019年以來的“法自然”係列新作。展覽特邀藝評家、獨立策展人薑俊博士策劃。遼寧簡述中國——甘肅出土漢簡精品展地點:遼寧省博物館時間:2025年3月29日—6月15日展覽從簡牘發現的曆史、簡牘中壯闊的絲路故事、漢代邊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漢簡中蘊含的書法藝術出發,以簡牘為媒介,解碼古代甘肅地區獨特的文化基因,全麵、生動地展現簡牘裏的絲路文明與中華智慧,展出重點文物包括“詔書”木楬、“甲渠候官”木簡、“懸泉置”木簡等。漫步美中——古羅馬時期女性主題文物展地點:遼寧省博物館展期:2025年1月1日—7月1日展覽以意大利久負盛名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館藏為核心,同時獲得國內外十餘家展覽機構支持,由中方和意方博物館專家學者組成聯合策展團隊,精心遴選古羅馬時期及我國兩漢時期與女性生命曆程相關的文物共計150餘件套,旨在用實物呈現兩千年前古代世界中女性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昂揚的生命力量,再現絢麗多彩的女性敘事。河北約瑟夫·博伊斯:7000個夢想地點:河北廊坊新繹美術館展期:持續至2025年6月15日該展覽是新成立的博伊斯研究中心的開幕首秀,以博伊斯的生態藝術項目《7000棵橡樹》為切入點,分七個章節回顧博伊斯的藝術。湖南惟楚風流——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筆墨丹青地點:湖南博物院展期:2024年12月17日—2025年11月16日展覽遴選湖南博物院藏明清時期湘籍或客湘士人的作品九十餘件,試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明清時期湖南風雅士紳的書畫藝術。香港古文青生涯規劃: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選地點:香港藝術館展期:5月1日—9月17日展覽通過在朝與在野、宮廷與山林、儒道與佛學的對照,全麵地呈現明清書畫藝術風格的變遷和演進,探討貳臣與遺民群體在易代之世的曆史處境下的去就抉擇及其對他們藝術追求的影響。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地點:香港M+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15日—7月13日這一特展呈現150餘幅藝術作品,包括60餘幅畢加索作品及香港M+博物館藏品中的80多件亞洲藝術家作品,以一場跨文化和時代的對話呈現畢加索對亞洲藝術的影響。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19日—6月18日飲食文化自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分“跨越生死”“跨越文化”“跨越山水”“跨越時間”四個單元,從新石器時代祭祀及陪葬飲食器具到多媒體餐桌上,探索當代飲食器具的前世與今生。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期:2025年1月22日—2026年1月21日展覽分為“龍興八旗”“刀劍天下”“騎射與槍炮”“操閱與軍禮”“以圖為史”和“防禦海疆”6個單元,通過約190件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軍事文物,包括盔、弓箭、刀劍、馬具、繪畫、織品、圖籍、科學儀器等眾多類別的物品,呈現清代軍事組織、技術和藝術的發展。台北穿越看洪武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展期:4月29日—7月20日展覽展出明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肖像畫、藩王造像、器皿及工藝品,如龍紋鏡、紅釉暗花碗、青花爵杯等,帶領觀眾一窺朱元璋從放牛童到掌皇權的傳奇人生,展現明代審美風格和洪武製度影響下的藝術特色。悅耳:傾聽畫裏的聲音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展期: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北宋蘇軾等人關注繪畫與詩詞藝術的融合,視畫為“無聲詩”,詩為“無形畫”或“有聲畫”,在此背景下如何表現“有聲”畫,對畫家既具挑戰性,同時也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別開生麵的創作方式。此次展覽將集中展出古代傳世畫作中呈現“聽鬆”“聽泉”“聽雨”“聽琴”等表現自然界或人文世界之中聲音的作品。國寶聚焦:宋高宗後宋孝宗後半身像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展期:2025年4月19日—6月22日此次“國寶聚焦”展出的是宋高宗後、宋孝宗後半身像。宋高宗後半身像所繪的應為宋高宗續立的憲聖慈烈吳皇後。畫中人物頭戴九龍花釵冠,麵貼珠鈿,身著深青色禕衣,上繡對雉,並用朱色作邊飾,上再綴以龍紋,鮮豔、華美至極。海外日本日本國寶展地點:大阪市立美術館展期:2025年4月26日—6月15日展覽從日本美之源流——繩紋時代的造型藝術,到佛教美術、中世紀的水墨畫、華麗的桃山繪畫,以及書法、刀劍、甲胄、漆器、染織、陶瓷等各個時代和多樣類別的文物,帶領觀眾追溯日本美的曆史。其中,雪舟、岩佐又兵衛、狩野永德、長穀川等伯……這些日本美術巨匠的作品將一一呈現。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盡情感受他們所生活時代的氣息,以及作品中所蘊含的力量。草間彌生版畫的世界:重複與增殖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展期:4月25日—9月7日展覽匯集鬆本市美術館和草間彌生本人收藏的逾300件版畫作品,涵蓋1970年代末至今的創作,全麵展示草間彌生版畫藝術的發展軌跡,凸顯因圖案的重複與增殖而造就的獨特藝術魅力。超國寶:信仰之光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19日—6月15日自1895年開館以來,奈良國立博物館一直致力於收集和保存佛教和神道教藝術品。為紀念開館130周年,奈良博將舉辦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寶展,共呈現約140件佛教與神道美術名品,包括約110件日本國寶和約20件日本重要文化財產。日本、美的熔爐:跨文化交流的軌跡地點:京都國立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19日—6月15日為慶祝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此次展覽將匯集約200件具代表性的文物,年代上至彌生·古墳時代下迄明治時代,涵蓋繪畫、雕塑、書法和工藝品等多樣類別。展覽旨在追溯日本與其他文明互動、交流的軌跡,展示日本藝術如何在古今貫通、東西交融中蓬勃發展。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藏品展地點: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時間:2025年3月13日—6月29日本次展覽為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2025年度第一回藏品展,共展出148件作品,涵蓋繪畫、陶瓷、雕塑、紡織品等類別。希爾瑪·阿芙·克林特展地點: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展期:2025年3月4日—6月15日希爾瑪·阿芙·克林特是瑞典藝術家,早在1906年便完成自己的第一幅抽象繪畫,比康定斯基、馬列維奇、蒙德裏安等人更早地涉足抽象藝術領域,因此被視為西方抽象繪畫藝術的重要先驅者。這是藝術家亞洲的首次大型回顧展,以其代表作係列“神殿繪畫”為中心,共展出約140件作品,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全麵回顧阿芙·克林特的藝術生涯,探求她的創作特色及靈感源泉。莫奈睡蓮時刻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展期:2025年3月7日—6月8日展覽以莫奈“睡蓮”係列畫作為中心,展出法國瑪摩丹美術館收藏的約50件莫奈畫作,結合日本國內的藏品,全麵回顧莫奈晚年的藝術創作。此展在東京展出時,引起極大反響。新加坡鏡中鏡:心靈之旅地點:藝術科學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1日—7月6日展覽運用尖端技術與創意藝術使人的內心世界可見化,讓觀眾自行選擇探索路徑,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感受人類思想的潛力和無盡創造力。法國大衛·霍克尼25地點: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展期:2025年4月9日—8月31日展覽展出了大衛·霍克尼的油畫、丙烯、鉛筆畫、木炭畫、數字藝術等各種媒介作品400多件,呈現其七十多年來的創作曆程。開胃酒和演出:美好年代晚宴粉彩海報地點:奧賽博物館時間:2025年3月18日—7月2日本次展覽是奧賽博物館“藝術就在街頭”衍生展,展出海報設計師LeonettoCappiello海報設計作品。LeonettoCappiello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與此前海報設計師追求的畫麵整體感和油畫構圖不同,他創新性地嚐試以簡潔背景和色彩對比突出中心人物,強調視覺焦點,對後來的廣告設計產生了極大影響。展覽將呈現Cappiello自1899年至1939年參與的重要廣告項目,同時追溯他從習作、草圖到定稿的創作流程。蘇珊娜·瓦拉東地點:蓬皮杜中心展期:2025年1月15日—5月26日蓬皮杜中心2025年的開年重磅展覽獻給19、20世紀之交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蘇珊娜·瓦拉東。匯集了200多幅繪畫與素描作品,此次展覽全麵回顧了瓦拉東大膽且極具獨創性的職業生涯,追溯了這位藝術家獨特的人生軌跡,為好色先生视频展示了從她作為蒙馬特地區備受青睞的模特,到她在同行和評論界獲得認可的曆程。英國歌川廣重:風景之路地點:大英博物館展期:2025年5月1日—9月7日生於日本曆史動蕩時期的歌川廣重最終成為日本最具才華、多產且深受喜愛的藝術家之一。從時尚人物、繁華都市景象,到遙遠的自然風光和生動的花鳥畫,廣重捕捉了那個時代日本生活的諸多側麵。他的花鳥畫展現了對自然的詩意感受,而他富有感染力的風景畫則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日益增長的旅行熱潮。廣重有時忠實描繪現實世界,有時則呈現他理想中的景象。驚人之作:維克多·雨果的素描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展期:2025年3月21日—6月29日維克多·雨果創造了不朽的文學經典。鮮有人知的是,他同時也是一位極具力量的視覺藝術家。從早期的漫畫和旅行創作、到他戲劇化的風景畫以及對抽象的實驗。展覽匯集了精美的紙上作品,鋪陳開文學之外的雨果。愛德華·蒙克肖像作品展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展期:持續至6月15日尼采式的狂熱、象征主義與表現主義,瘋狂、早逝的命運……這是世人對幽默風趣、玩世不恭的愛德華·蒙克的印象。當然,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1893年那幅充滿痛苦情緒的《呐喊》的創作者。展覽匯集了40餘件繪畫與紙上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此前從未在英國展出,這些作品讓觀眾步入蒙克的社交圈,並發現這位藝術家的另一麵。錫耶納:繪畫的崛起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展期:2025年3月8日—6月22日14世紀初葉,錫耶納作為意大利的藝術之都,吸引大批藝術家前來學習、合作和探索。展覽將匯集超過100件歐洲早期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雕塑、金屬器和紡織品等,闡述錫耶納藝術家的創造力及其對周邊地區的影響。重點展品包括杜喬的“梅斯塔”祭壇畫和西蒙尼·馬蒂尼的“奧爾西尼”多聯畫。從戈雅到印象派:奧斯卡·萊因哈特收藏地點:科陶德美術館展期:2025年2月14日—5月26日科陶德美術館以2025年奧斯卡·萊因哈特藝術館閉館修繕為契機,承辦奧斯卡·萊因哈特收藏在瑞士境外的首次大規模展出。本次展覽將集中呈現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法國浪漫主義畫派先驅西奧多·傑利柯、法國現實主義畫派創始人古斯塔夫·庫爾貝,以及多位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展品包括馬奈《在咖啡館》、亨利·德·土魯斯-勞特累克《小醜沙烏考》、塞尚靜物畫以及梵高在阿爾勒住院時期創作的兩件作品。透納:光與影地點:英國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展期:持續至2025年11月2日今年是英國最受歡迎的藝術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誕辰250周年。此次展覽展出了透納一係列版畫與水彩畫作。其中,《LiberStudiorum》是透納耗時20年完成的71幅版畫係列作品,此次展覽得以將其全部展出,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他是如何在版畫與繪畫中利用線條、色調和空間的。莫臥兒帝國:藝術、建築和奢華地點: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展期:2024年11月9日—2025年5月5日本次展覽匯集超過200件古代伊朗和印度北部地區藝術家和工匠的作品,展現莫臥兒帝國黃金時代的藝術成就,時間跨度涵蓋阿克巴、賈漢吉爾和沙賈汗三位皇帝的統治時期。德國藍騎士宇宙:從康定斯基到坎彭頓克地點:柏林國家博物館展期:2025年3月1日—6月15日展覽分為7個章節,分別介紹康定斯基的版畫、弗蘭茨·馬爾克的動植物畫、奧古斯特·馬克的紙上繪畫、藍騎士團體內的女性藝術家、《藍騎士》年鑒以及曾在1912年舉辦過藍騎士畫展的柏林先鋒派畫廊“風暴畫廊”等各個方麵。瑞士北極光地點:貝耶勒基金會展期:2025年1月26日—5月25日展覽展示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加拿大藝術家在1888年至1937年間創作的74幅風景畫,其中包括希爾瑪·阿夫·克林特和愛德華·蒙克的傑作。這些藝術家都把北方森林作為共同的靈感來源。看似無邊無際的森林、無盡的夏日光芒、漫長的冬夜和北極光等自然現象催生了一種特定的北歐現代繪畫形式,它一直發揮著持久的吸引力和魅力。美國薩金特與巴黎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期:2025年4月27日—8月3日展覽將聚焦美國著名肖像畫家薩金特在巴黎的早期職業生涯,從1874年他作為一名藝術生踏上巴黎的土地,到19世紀80年代中期《X夫人》在巴黎沙龍引起轟動,講述他如何在充滿傳奇色彩的這十年間通過創作出打破傳統束縛的肖像畫和人物畫作品,贏得藝術界的廣泛認可。往複來回:羅賽爾、提香、塞尚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期:4月26日—2026年4月25日本次展覽將通過美國當代藝術家Rozeal、法國後印象派畫家PaulCézanne、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Titian三人作品之間令人意想不到的聯係,揭示藝術史在循環往複中前進的過程。古斯塔夫·卡耶博特:描繪男性地點:美國洛杉磯蓋蒂博物館展期:2025年2月25日—5月25日該展由蓋蒂博物館攜手巴黎奧賽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共同舉辦。展覽中的繪畫作品聚焦於卡耶博特對男性形象的高頻描繪,即使是在傳統上屬於女性的空間也不例外。其畫作通過突出他在人物繪畫中對性別角色的獨特處理,展現了他作品中驚人的創新性。打破範式:布魯克林博物館建立200周年地點:布魯克林博物館展期:2025年2月28日—2026年2月22日展覽旨在慶祝布魯克林博物館建立200周年,分為“布魯克林製造”“布魯克林博物館及其藏品的建設”“藝術禮物”三個章節,以新穎的敘事方式,探索館藏的豐富曆史和未來發展前景。卡斯帕·大衛·弗裏德裏希:自然之魂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期:2025年2月8日—5月11日在卡斯帕·大衛·弗裏德裏希的畫筆之下,自然擁有的魅力不僅限於直接的描摹,也是情緒與靈魂的棲息地。浪漫主義的理念不僅體現於光影與色彩在畫布上的交織,更是風景與內心的隱秘共鳴。展覽通過作品,邀觀眾品味自然與靈魂的詩篇。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展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期:2025年2月28日—9月28日展覽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合作主辦,匯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約100件藏品,以及大英博物館、賽努奇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多家文博機構的近100件借展藏品,以銅器為核心,輔以繪畫、書法、陶瓷、漆器、玉器等不同類型的文物,闡述中國宋元明清對早期青銅禮器傳統的解讀、傳承與發展,呈現中國晚期銅器的獨特藝術價值。
網站地圖